一、前言
根據衛生福利部統計,台灣人三餐外食率高達70%,原因不外乎兩個,方便和便宜,若是住處沒有廚房或是經常加班而吃外食情有可原,但若是因為便宜而不自己開伙可能需要重新瞭解一下菜價,這篇文章我將會實際記錄過去一週煮一桌飯菜所花費的金額供大家參考。
作法和食材的部分只會點到為止,所以糖鹽油等常見調味料我不會逐一列出,如果想實際做做看可以到「愛料理」這個網站搜尋相關食譜。
另外要說明一下,由於我們家食量不大,所以待會看到的一桌飯菜包含了我媽的三餐、我爸的晚餐以及我的兩餐 (為了更新部落格經常一天只吃兩餐,好孩子不要學),也就是說文章最後加總起來的金額相當於我們一家三口一週的伙食費。
二、每日伙食費紀錄
2021年4月12日 約100元
1. 中藥滷味 :
一盒豬胛心肉(約300g) + 玉米 +白蘿蔔 + 蔥 +十全大補中藥包 + 醬油 +米酒,約70元。
肉的部分,我們家都是買全聯特價的肉,如果原價以每100公克20元計算,半斤60元的肉打六折後只要36元,但當然不是每次都這麼便宜,通常每100公克豬肉價格會在20~30元間浮動(未切過的肉塊會比較便宜),而且也不是每次都會特價,所以計算半斤豬肉的成本時我是抓平均值50元。
至於中藥包是之前過年時買的,一袋150元,總共有10小包,平均一包15元,其他材料如玉米和白蘿蔔因為是趁特價買的,加起來大概五元而已。
2. 蒜炒高麗菜 :
六分之一顆高麗菜+三瓣蒜頭,約6元。
因為目前仍是產季的關係所以一顆高麗菜只要30元,等產季結束後高麗菜的價格大約是70~100元。
蒜頭的部分,我是買一斤60元的價位。
3. 蔥花蛋 :
雞蛋三顆 + 一支蔥,約14元。
一盒雞蛋的價格會落在30~50元之間,我抓平均值40元計算,一盒10顆雞蛋,一顆雞蛋約4元。
4. 涼拌小黃瓜 :
兩根小黃瓜+醋+糖+醬油+兩匙橘子汁,約2元。
小黃瓜也是運氣好遇到出清才能以極低價位買到,15根20元,平均一根0.75元。
5. 燙油麥菜 :
圖中份量約3元。
如果懶的洗菜可以直接整把丟進沸騰的水中燙熟,撈起後用開水沖洗然後切斷,再淋上煎肉剩下的肉汁便是一道美味的燙青菜。
這次因為有一鍋滷味所以我是直接淋滷汁。
6. 醃大白菜
由於現在是大頭菜的產季,一大顆只要10元,切片後與醋、糖、鹽、蒜、辣椒伴一起,可以慢慢吃一個月,圖中一小盤份量約50g,成本約0.4元。
2021年4月13日 約65元
1. 中藥火鍋 :
昨天剩下的滷味丟進高麗菜一起煮,約5元。
2. 黑胡椒青椒炒肉片 :
一盒豬里肌肉片+兩個青椒+黑胡椒+醬油+米酒,約60元。
里肌肉很容易煮過老,所以我習慣先用醬油和米酒醃一下,不只會變得更軟嫩也會更好吃。
3. 涼拌小黃瓜 :
昨天未吃完的,今天繼續吃,0元。
4. 醃大白菜 :
同上。
2021年4月14日 約90元
1. 蔬菜湯 :
400公克蒲瓜+白蘿蔔+一根玉米+幾片芹菜葉+米酒,約8元。
四月是蒲瓜的季節,15元就可以買到很大一顆,約兩公斤。
2. 蒲瓜炒肉絲 :
250公克蒲瓜+一盒肉絲+醬油,約50元。
3. 蔥花蛋 :
雞蛋三顆 + 一支蔥,約14元。
我爸很喜歡蔥花蛋,所以餐桌上三不五時就會出現這道菜。
4. 烤地瓜 :
這一週採買的地瓜的價位是一斤18元,圖中被切成三等份的地瓜約6元。
這價格其實算高了,便宜的時候一條只要2~3元,也就是一整袋只要十幾元台幣,我習慣一個禮拜買一袋地瓜,清洗後全部放進烤箱以230度C烤1個小時,再悶2個小時,就有一大盤和便利商店一樣香甜軟糯的地瓜了,然後一天掰一條吃,剩下的冰冰箱,一週時間剛好吃完,假日再買新的一袋,周而復始。
5. 涼拌小黃瓜+醃大白菜 :
還是同一盤小黃瓜,0元 ; 醃大白菜則是0.4元。
一開始以為很快就可以吃完所以直接用保鮮盒盛裝,沒想到花三天才吃完,這是不良示範請不要學,正常應該是將保鮮盒中的小菜用乾淨的筷子夾取適量到另一個盤子,避免細菌滋生。
6. 蒜炒高麗菜 :
六分之一顆高麗菜+三瓣蒜頭,約6元。
我爸很挑食,葉菜類中只喜歡高麗菜和菠菜,所以每天都看得到高麗菜的蹤跡。
2021年4月16日 約75元
1. 味噌豬肉湯 :
一盒豬胛心肉塊+白蘿蔔+蔥花+味噌+醬油+米酒,約55元。
2. 涼拌辣味小黃瓜 :
三根小黃瓜+蒜+薑+辣椒+醬油+麻油+米酒,約4元
舊的糖醋口味小黃瓜終於吃完了,這次改做辣味。
3. 蒜炒高麗菜 :
六分之一顆高麗菜+三瓣蒜頭,約6元。
雖然材料和之前一樣,但看上去比以往焦黃許多,因為這幾天為了更新部落格,連煮飯時也是不斷構思文章內容,結果沒注意到火調太大導致底部燒焦了・(ノД`)・゚
幸好範圍不大,把焦掉的葉子挑掉就沒事了。
4. 青燙油麥菜 :
這次調味只加了鹽,約4元。
5. 烤地瓜 :
約6元。
2021年4月17日 約70元
1. 照燒豬肉片 :
豬里肌肉片 + 糖 + 醬油 + 米酒,約50元。
正統照燒醬的材料是醬油、味醂、清酒、蒜、薑和柴魚片,如果怕麻煩只加醬油、味醂和清酒也可以,我家沒有味醂所以用米酒+糖代替。
2. 照燒油麥菜 :
圖中份量約3元。
我是直接將整盤照燒豬肉片底下的肉汁淋上去調味,不只方便還可以減少食物浪費。
沒有選擇一起拌炒是因為照燒醬不適合與綠色葉菜類同時料理,最後味道會很怪。
3. 蒜炒高麗菜 :
6元。
4. 烤地瓜 :
6元。
5. 醃大白菜 :
0.4元。
6. 昨天剩下的小黃瓜 :
0元。
2021年4月18日 約100元
1. 蔬菜味噌湯 :
半盒板豆腐 + 幾片鳩白菜 + 半束金針菇 + 味噌 + 醬油,約20元。
2. 滑蛋雞肉燒(親子丼) :
200公克嫩雞胸肉片 + 小顆洋蔥 + 兩顆雞蛋 + 雞湯塊 + 米酒 + 醬油 + 糖,約65元。
雞湯塊是清明節買烤雞時攤販送的。
3. 蒜炒高麗菜 :
6元。
4. 烤地瓜 :
6元。
5. 醃大白菜 :
0.4元。
2021年4月19日 約100元
1. 蔬菜豬肉湯 :
一盒豬胛心肉塊 + 幾片鳩白菜葉子 + 半束金針菇 + 油蔥酥 + 醬油 + 米酒 + 一點雞湯塊,約70元。
2. 麻油炒高麗菜 :
六分之一顆高麗菜+幾片薑+麻油+雞高湯,約7元。
雖然蒜炒高麗菜都是我爸在吃,但是一直煮一樣的真的很膩,所以這一天我用煮麻油雞的方式料理高麗菜,先將老薑用麻油煸過後再下高麗菜,接著加入兩匙米酒和一點雞高湯,然後蓋上鍋蓋悶煮3分鐘,最後加點鹽伴均勻就可以盛盤了。
3. 蒲瓜煎蛋 :
兩顆雞蛋+蒲瓜絲,約10元。
因為這次熱油時間不夠長導致雞蛋液黏住鍋底,所以後續翻面時破相了(ノへ`、)
提醒大家熱油時多花些時間等待,這樣翻面時比較不會破相。
4. 一條烤地瓜 :
約6元
5. 醃大頭菜 :
約0.4元
三、總花費金額以及時間
1. 金額
七天記錄下來 : 100 + 65 + 90 + 75 +70 +100 +100 = 600元。(個位數若是1~4我都直接打5,若是6~9則會直接進位)
再加上每天煮一鍋白飯需要花費11元,一個禮拜要花77元,我直接抓80元。
以及沒仔細計算的水費和電費,一個禮拜約花700元。
這700元代表著一週一家三口每天六餐的花費,平均一餐16元(未計入水果、零食和飲料)。
2. 時間
通常我煮一桌菜需要50~70分鐘,這包含了思考該煮什麼、處理肉類、洗米、洗菜、切菜、料理、清洗用具、清潔環境和把飯菜端到桌上的時間,聽說合格的家庭主婦必須在20分鐘內處理好一桌飯菜,我還差很遠。
四、作者的話
我這週為了打《進擊的巨人》的分析文,焦頭爛額了好幾天,一直沒什麼食欲,所以餐桌上經常出現前一天的剩菜,正常情況下一周花費金額應該更高一些,最好接近1000元三餐營養才會均衡。
另外可以發現我的調味料很簡單,全部只有外噌、醬油、米酒、醋、麻油、糖、鹽和黑胡椒,這是因為我之前經常把調味料放到過期,過期之後就只能直接丟掉,太過浪費導致我現在對於買調味料有陰影。
除此之外以上許多不良示範請不要學,例如一鍋湯不要冰太多天,尤其加過葉菜類的,葉菜類放隔夜容易有致癌物,可以的話盡量當天吃完,健康比省錢重要。
五、延伸閱讀
如果想知道我是如何買到便宜蔬菜,可以參考以下菜市場教學 :
【省錢】教你如何從零開始在菜市場買菜,一年可省近六萬元(國外也適用)
另外還有買菜日記,附上實際採購結果以及花費紀錄 :
【買菜日記】本週只花113元買到一桌青菜 ! 邀您一起健康省錢(三)
【買菜日記】花190元買到一桌青菜! 邀您一起健康省錢(二十)
.
以上是我的生活紀錄,希望有幫助到您。
2021.4.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