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紀錄目的
這個系列會分享我自己每週在菜市場買菜的消費金額,幫助更多人認識蔬菜的價位,希望正在閱讀的您可以一起省得開心、吃得健康。
不過這次的內容會和之前稍微不一樣,畢竟這系列已經打了17篇,能分享的內容差不多分享完了,每次打類似的我自己也很膩,所以決定改成一次分享過去幾週的買菜內容,地點一樣是在高雄內惟菜市場。
.
二、買菜紀錄
2021年10月24日 總共花費120元 + 50元
- 高麗菜 : 一斤25元,實花61元
- 薑 : 一斤45元,實花9元
- 絲瓜 : 一條10元,兩條20元
- 玉米 : 一根10元,三條30元
印象中這週在內惟菜市場看到的蔬菜不是很貴,就是吃膩了沒興趣買,所以我爸下午又去左營的自由菜市場買,那裡偶爾也會有很便宜的蔬菜,三大把只要50元,加起來都快兩公斤,可惜我沒拍下來,如果又遇到我再來更新。
2021年10月30日 總共花費97元 + 30元
- 馬鈴薯 : 一斤25元,實花23元。
- 高麗菜 : 一斤10元,實花19元。
- 蒲瓜 : 一顆10元,重量約900公克。
- 青蔥 : 一把25元,重量約100公克,長度為74公分。
- 小黃瓜 : 一包10元,重量約1公斤。
- 紅蘿蔔 : 兩包10元,重量約1.2公斤。
這週有一半都是出清品所以很便宜,像紅蘿蔔已經發芽,營養和風味都流失了,我自己是不怎麼介意,因為我通常只會將紅蘿蔔刨絲和高麗菜一起炒或切幾個薄片到火鍋中以豐富整體色彩,不會做紅蘿蔔炒蛋之類的料理讓它成為主角 ; 儲存上,我是把紅蘿蔔洗乾淨後切除頂部發芽處,這樣就可以放很久,當然可以的話還是趁新鮮趕快吃完比較好。
小黃瓜因為在運送過程很容易因為碰撞到而折斷,所以店家常會用便宜的價格販售這些瑕疵品,只是本身也要有時間馬上料理這些小黃瓜,否則折斷的地方容易腐爛 ; 另外還有些是因為儲存太久,開始乾癟了,因此降價出清,像這一批是乾癟居多,買回來當天就被我做成一大盒醃小黃瓜,之後一週慢慢吃。
不過高麗菜就真的已經便宜到有問題了,當時時價約在一斤20~30元浮動,而我買的一斤10元雖然外觀上還算漂亮,但是葉芯充滿了黑點,我當時為了把這些黑點挑掉挑到一度崩潰,所以那週我爸又另外買了一顆30元的高麗菜,建議高麗菜還是買新鮮、葉子脆綠的比較好。
2021年11月6日 總共花費137元
- 大陸妹 : 一袋20元,重量約900公克。
- 小白菜 : 一袋20元,重量約1公斤。
- 青江菜 : 一斤25元,實花25元。
- 芋頭 : 一斤30元,實花28元。
- 馬鈴薯 : 一斤25元,實花34元。
- 白瓜 : 一條10元。
大陸妹又稱福山萵苣,不管生吃還是燙熟都很好吃,而且今年大陸妹似乎大豐收,比去年便宜許多,20元就可以買到一大袋。
不過買回來後要趕快「整理」,因為太大袋的關係很多葉梗受到擠壓而被折斷,這些葉梗斷掉的要盡快挑出來煮,否則腐爛出水後會和周圍葉梗完好、新鮮的葉子一起壞。
整理完後塑膠袋打個鬆鬆的結,根朝下放進冰箱直立存放。
之後每天煮晚餐前我也都會整理一次,看哪些葉子老了就先剝下來煮,如果都還是脆綠的就像剝洋蔥一樣剝掉每朵蔬菜最外層的葉子,逐日從最外層慢慢吃到內層,這麼做雖然比較花時間,但是儲存上可以撐一個禮拜,如果是比較耐放的如青江菜或生菜類放兩個禮拜都沒問題,這樣就可以確保一整周都有葉菜類吃,不必三天兩頭跑菜市場,同時還可以省下保鮮袋或報紙等耗材的使用。
另外這週還買到了便宜的橘子,一顆只要5元。
順便附上青菜的側面照,或許在其他人眼中不過是幾把菜而已,但對我來說,可以用幾個銅板買到這麼多青菜真的是件很幸福的事。ᕕ( ᐛ )ᕗ
2021年11月13日 總共花費207元 + 100元(蒜頭)
- 蒜頭 : 一包100元,600公克。
- 青菜 : 一袋20元,1公斤。
- 菠菜 : 一把15元,350公克。
- 絲瓜 : 兩條20元不拆售,880公克。
- 白蘿蔔 : 兩條20元不拆售,1.3公斤。
- 高麗菜 : 一斤25元,實花63元。
- 芋頭 : 一斤30元,實花28元。
- 馬鈴薯 : 一斤15元,實花26元。
那陣子蒜頭的價格一直在一斤120~150元之間浮動,所以看到一斤100元的蒜頭便果斷買了,不過缺點是裡面可能會藏些不好的蒜頭,我總共挑了十幾瓣發黑和十幾瓣發芽的出來,雖然數量不多,但感覺挺差的,因為當時攤販一直跟我說他們賣的蒜頭有多好,讓我產生了過高的期待,而且到了下週蒜頭就降價了,很多攤販用一斤100元賣,我哭。
另外馬鈴薯也是跟賣蒜頭的買,之前偶爾會遇到一斤15元出清的馬鈴薯,而且品質還不錯,所以不疑有他買了很多,沒想到切開來是黑的! 再加上前面有黑點的高麗菜也是跟他們買的!! 這攤販真的是從裡黑到外!!!
雖然網路上文章說這些黑斑或黑點沒有毒,但是黑色的外觀實在讓人難以下嚥,如果怕買到發黑的馬鈴薯還是建議買1斤25元的,通常都還很新鮮。
至於照片左上角那袋青菜因為我不確定是哪一種蔬菜,像小白菜但又不像小白菜,所以只打了青菜兩字,避免誤導人。
2021年11月21日 總共花費154元
- 馬鈴薯 : 一斤25元,實花35元。
- 高麗菜 : 一斤20元,實花59元。
- 茼蒿 : 一袋20元,500公克。
- 菠菜 : 一袋20元,1公斤。
- 青菜 : 一袋20元,1.2公斤。
雖然上週黑黑的攤販很傷我的心,但這週一袋20元的攤販又來大放送了,大大撫慰我受傷的心靈。
然後左下角的青菜我依然不知道叫什麼名子。
2021年11月27日 總共花費136元
- 大陸妹 : 一袋20元,兩袋40元。
- 菠菜 : 一把15元,兩把30元。
- 茼蒿 : 一斤50元,實花25元。
- 小黃瓜 : 一斤20元,實花17元。
- 芋頭 : 一斤30元,實花24元。
我把兩袋的大陸妹一字排開就變照片那樣了,每個都比我的手掌還大,總重量接近兩公斤,能被菜菜包圍就是開森 ❤
另外茼蒿其實屬於高價蔬菜,一斤50元是很常見的價格,之前遇到一袋20元賣的根本佛心。
最後提醒一下,削芋頭時要小心,最好用塑膠袋把兩隻手包起來,否則如果沾到芋頭皮的汁液會奇癢無比,如果真的不幸沾到可以用「小蘇打粉+一點點水」擦拭發癢的地方,假設沒有小蘇打也可以用鹽巴或醋等常見的調味料擦拭。
參考來源 : 沾醋、鹽巴、不碰水……,這樣削芋頭不手癢
.
三、菜市場照片
我最常買的是下面這一攤。
從翠華路進來後沒多久就可以看到,但不一定每次都遇得到,有時候不會擺攤。
之前經常賣一包10元的蔬菜,不過這陣子改成兩袋併在一起20元賣(在照片中右下角)。
如果再稍微往前走一點會遇到兩棟透天規模的店面,我都是和他們買地瓜、芋頭、馬鈴薯和當季瓜果類,例如蒲瓜、白瓜、絲瓜和大黃瓜。
再繼續往前走到底會有賣水果的,我們家經常和他們買橘子或柿子,對面的攤販也賣很便宜,一次買多有優惠。
下面這攤在翠華路一側的入口,有賣蔬菜也賣水果,種類繁多,價格合理,如果不想人擠人可以直接在入口買一買就離開。
.
四、推薦網站
雖然之前的文章已經介紹好幾次這個網站「當季好蔬果」,但是因為真的很好用,所以決定繼續推薦 :
- 進入網站在搜尋欄輸入想了解價格的蔬果便會跳出該種蔬果的趨勢圖。
2. 左邊表格告訴你目前批發價和零售價分別是多少。
3. 右邊圖表告訴你過去不同時間點的價格,比較後更能清楚目前價格是便宜還是貴。
以大陸妹來說,我買一袋近一公斤的量是20元,不僅比年平均成交價一公斤31.5元便宜許多,甚至還比11月28日的批發價1公斤24元便宜,根本破盤價,如果遇到記得多買點。
五、結語
有看我之前文章的應該都知道我買菜方式很隨緣,當天有什麼便宜的就買什麼,所以整體很單調,沒什麼太大的變化,也因此才會改成數週彙整在一起介紹。
花費方面,從10月後半到11月六週的消費金額總共是1031元,再加上我爸看到特價隨手買的菜以及來回油錢算1200元,平均一週花費金額為200元。
沒錯,我和我爸不一定每次都一起買菜,所以早期文章提到「本週只花多少錢買菜供家裡三口吃」並不完全正確,平均要再加20~50元才會接近真實花費,有空我會再回頭修改。
以上是這次的分享內容,之後該系列會持續月更,希望我的分享有幫助到想省錢的您,感謝您的閱讀: )
如果您對買菜相關文章有興趣,可以點擊以下連結閱讀更多內容 :
【省錢】教你如何從零開始在菜市場買菜,一年可省近六萬元(國外也適用)
【買菜日記】花141元買到一桌青菜 ! 邀您一起健康省錢(一)
【買菜日記】花126元買到一桌青菜 ! 邀您一起健康省錢(二)
【買菜日記】花113元買到一桌青菜 ! 邀您一起健康省錢(三)
【買菜日記】花124元買到一桌青菜 ! 邀您一起健康省錢(四)
【買菜日記】花74元買到半桌青菜 ! 邀您一起健康省錢(五)
【買菜日記】花125元買到一桌青菜 ! 邀您一起健康省錢(六)
【買菜日記】花146元買到一桌青菜 ! 邀您一起健康省錢(七)
【買菜日記】花110元買到一桌青菜 ! 邀您一起健康省錢(八)
【買菜日記】花93元買到一桌青菜 ! 邀您一起健康省錢(九)
【買菜日記】花160元買到一桌青菜 ! 邀您一起健康省錢(十)
【買菜日記】花60元買到一桌蔬果 ! 邀您一起健康省錢(十一) | 分享生菜回春法
【買菜日記】花105元買到一桌蔬果 ! 邀您一起健康省錢(十二)
【買菜日記】花159元買到一桌蔬果 ! 邀您一起健康省錢(十三)
【買菜日記】花250元買到一桌蔬ㄘ……什麼時候菜價才要下跌orz…. (十四)
【買菜日記】花220元買到一桌青菜! 邀您一起健康省錢(十五)
【買菜日記】花164元買到一桌青菜! 邀您一起健康省錢(十六)
【買菜日記】花91元買到一桌青菜! 邀您一起健康省錢(十七)
2021.12.14